改性灌注粘钢胶
建筑结构胶 改性环氧树脂粘钢胶国家检测标准
建筑结构胶改性环氧树脂粘钢胶国家检测标准
建筑结构胶 粘钢板环氧树脂粘钢胶
钢板加固采用环氧树脂粘钢胶胶粘剂
本工程中的主体承重柱,设计中要求对又有8个柱子进行内部包钢后再进行减少截面加固处理。对于梁,曾运用粘钢法进行过加固处理,本次工程中主要对梁原加固的施工缺陷进行修补处理。
1.1 工作原理
外包钢加固技术是在预应力柱或梁内侧包以钢管或厚板,内部灌注粘结剂的一种加固方法。采用外包钢加固,构件的腹杆尺寸减小不多,但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可大幅度提高。
外包钢加固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方式,把型钢与原构件间留有一定的间隔,并在其间灌注环氧树脂粘结剂或环氧砂浆,使型钢架和原构件可整体工作共同受力的加固方法称为湿式外包钢加固法。
1.2 施工特点
1.2.1施工简便、快捷,被加固件断面宽度跟体积相对较小。
1.2.2建筑构架胶将薄板(型钢)与预应力紧密粘结,将加固件与被加固体结合为一体。结构胶固化时间短,完全固化后即可以正常受力工作。
1.3 适用范围
1.3.1 本加固方法适用通常承受静力作用受弯及受拉腹杆及剪力墙的打孔加固。
1.3.2包贴在预应力构件表面上的槽钢或厚板,其外表面要进行防破损处理,表面防腐蚀材料对钢材及胶结剂要无害。
1.3.3采用外包钢加固钢筋预应力结构,长期使用的环境湿度不应高于60℃。处于特殊环境(腐蚀、放射、高温等)下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时,除须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实行相应的隔离机制外,尚须运用耐环境原因作用的胶结剂,并按专门的工艺要求进行粘贴。
1.3.4当被加固构件的表层有阻燃要求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规定的阻燃等级及耐火极限要求,对加固构件进行防火保护。
1.3.5.被加固混凝土构架屋架的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且混凝土表层的正拉粘结强度不得低于1.5MPa。
1.3.6.采用外包钢加固技术对钢筋预应力结构进行加固时,应卸除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
1.4材料技术标准
1.4.1钢板、型钢
⑴.应采取Q235或Q345钢材;对重要结构的点焊构件,若采取Q235级钢,应采用Q235-B级钢;本项目中选择钢材均为Q235-B级钢。
⑵.钢材质量要分别依照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⑶.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示或未经进场检验的钢材。
1.4.2结构胶力学性能指标
选用灌注粘结剂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规定。本分项工程中选择的灌注胶为***,其粘结强度见5-1表。
结构胶的粘结强度
被粘基层材料类型
破坏特征
抗剪强度(MPa)
轴心抗拉强度(MPa)
试验值
(fv0)
标准值
(fvk)
设计值
(fv)
试验值
(ft0)
标准值
(ftk)
设计值
(ft)
钢-钢
胶层破坏
≥18
9
3.6
≥33
16.5
6.6
钢-砼
混凝土破坏
≥fv0
fcvk
Fcv
≥fct0
fctk
fct
砼-砼
混凝土破坏
≥fv0
fcvk
Fcv
≥fct0
fctk
fct
1.5 施工工序
包钢分项工程监理工序流程见1-1图。
混凝土基面放线、打磨
钢板下料
混凝土基面清理
钢板钻孔、打磨
植M12锚栓,钢板预贴
焊接
埋管注胶
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
检验、维护
图1-1 包钢加固工序流程
1.6施工技术要点
1.6.1 钢板表面处理
钢板粘接面,须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如钢板未褪色或轻度腐蚀,可用喷砂、砂布或平砂轮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平行,其后用棉丝沾擦拭干净。